[写于1999年10月]
家有学子,你会在凌晨沉沉的睡梦中一跃而起,麻利地做好早餐,再掐着钟点叫醒睡眼惺忪的孩子,然后逼着尚无食欲的孩子吞噬早餐;
家有学子,你虽然能在市场上面红耳赤地与小贩一角一分计较菜价,但面对诸如学费、书费、本费、卷子费、微机费及至笤帚费、墩布费、窗帘费等隔三差五的缴费令,却不敢讨价还价和迟延片刻;
家有学子,你自己可以胡乱几口便为一餐,却会烹制出一桌荤素搭配、汤菜具全、营养丰富、美味可口的饭菜,然后饿着肚子支楞着耳朵聆听晚自习归来孩子的敲门声;
家有学子,你会把从背心短裤到毛衣外套的关怀送给孩子,自己却穿着孩子抛下的剩衣剩鞋心安理得地穿街走巷招摇过市;
家有学子,尽管你在单位是个挂职带长叱咤风云的头面人物,而一声令下你会唯唯诺诺垂立在老师的办公桌旁,聆听谆谆教诲,替子女信誓旦旦地发出痛改前非的誓言;
家有学子,你会被迫学习从小学的语文、数学、历史、地理 到中学的外语、物理、化学,不仅与孩子同步而学,还得熟悉和掌握辅导的能力;
家有学子,你得逐步成为教育学家、心理学家、营养学家、医学专家、运动学家和生活常识杂家;
家有学子,你会和素昧平生的其他家长有了共同的话题、相同的感触,且交流起来一见如故滔滔不绝,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且相见恨晚之感;
家有学子,孩子的每次成绩单都是你心理的晴雨表,或喜形于色眉飞色舞,或垂头丧气咆哮如雷,这一次春和景明,你觉得阳光灿烂鲜花盛开,下一次阴云密布,你又感到电闪雷鸣浊浪排空;
家有学子,每临期末,你会“为有牺牲多壮志”,陪着孩子废寝忘食昼夜奋战,祈盼孩子成绩的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;
家有学子,高考结束,你会“踏遍青山人未老”,奔波打听比较各高校录取分数,因地制宜运筹帷幄制定决策,期盼孩子“一举成名天下扬”,生怕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;
家有学子,你不过是“家长运动会”接力赛中承前启后的一环,以前的家长是这样过来的。未来的家长又会延续下去,“红灯一盏代代传,革命自有后来人”。
只要家有学子,那么,一部以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为题材的文章便会续集不断,且主题愈加鲜明、材料更加典范,直到“落花时节读华章”,回读起来仍有催人泪下之感。
哎,家有学子......